许鸿飞
许鸿飞1963年出生于广东阳江,1983年毕业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广州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2013年度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油画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第三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之建筑环境和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从事雕塑艺术创作二十多年,创作了一系列雕塑作品。其凸显个人艺术风格的“肥女”系列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各类报纸、杂志刊载了大量作品和评论,国内外数家电视台和各种报纸、杂志等媒体作了众多采访报道。
许鸿飞的父亲一直有个绘画梦,他坚信自己的儿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绘画走出去,从许鸿飞小学三年级起就有意识的引导他去接触绘画,培养了许鸿飞对艺术的热爱。在父亲的引导下,许鸿飞十岁开始学习绘画。现在到处都有随处可见的课外兴趣班,买各种商品也极其便利,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广东小城镇,连绘画用的铅笔都很难买到,在广州也难以找到画素描的铅笔,许鸿飞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条件一个好的环境,只能奔波到上海去购买,一次买一大捆,有一百多支。好的环境还需要好的老师,许鸿飞遇到了从广州美院毕业的画家唐悦泉。唐悦泉当时从部队分配到阳江,在当时,一个大学生能来农村是很少见的,一个农村里的孩子想学画画也是少见的。唐悦泉本身也出身于农村,他深刻的明白农村里求学的艰苦与农村孩子求学的心情,看着矮矮小小的许鸿飞,他被打动了,成为了许鸿飞的启蒙老师。
1980年,17岁的许鸿飞考上了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雕刻专业。他的老师韦振忠回忆起那时的许鸿飞说道,他当时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内向一点的人,他的作品是有内涵的。在工艺美术学校,许鸿飞的艺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素描水平,向来是班上19人中的前两名。求学是艰苦的,八十年代的求学尤其艰苦。许鸿飞通过打零工和教小孩子画画来减轻家里的负担。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佛山南方印染厂,在这里虽然有了稳定的收入,机械化的工作却使他心灵空虚,他决定要离开这里,去追寻自己的艺术之梦。
1990年,他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那时正逢改革开放,城市的经济和文化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种城市公共雕塑大量涌现,许鸿飞赶上了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创作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大型环境雕塑,如广州海洋馆的《海底世界》,广州天河北路的《翔》,广州颐年园的《龙马广场》,东莞常平的《周敦颐》等。渐渐地许鸿飞不仅有了自己的雕塑工作室,还有了自己的雕塑工厂。
十几年前,许鸿飞偶然看到了一个憨态可掬的胖女人,她生动、丰腴的形象充满了幽默感,许鸿飞立刻灵感涌现,以此为原型创作出一件雕塑作品,从此与“肥女”结缘。十几年中,许鸿飞创作了百余件“肥女人”主题的作品,这在雕塑艺术家之中算是“高产”。他不为艺术而艺术,更加看重刹那间灵感的闪现和持续不断做事情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肥女”们或憨、或痴,有轻风抚动裙角的娇羞,有轻快跳跃时的灵动,充满了生活的谐趣。许鸿飞用生活化的呈现方式,在主流的艺术风格外另辟蹊径,创造出一种饱含故事性的美。这种美充满张力,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用叛逆的艺术想象力打破了“以瘦为美”的千篇一律。2013年3月28日,许鸿飞的“平民史诗——许鸿飞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美术馆的这次展览大获成功,使“肥女人”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办展是很多艺术家回顾创作生涯的时刻,而许鸿飞却把那里当作一个新的起点。许鸿飞直言,他不喜欢回顾和总结,艺术家要不停地创作,不停地将作品展现给世人。
许鸿飞一直希望能够在国外办一场“肥女”雕塑展,可选择在哪个国家哪座城市来举办一直拿不定主意。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局长陆志强请了几个在澳大利亚的朋友来欣赏许鸿飞的雕塑,几个朋友一致认为,这个系列的雕塑如果在澳洲展览,绝对会大受欢迎。于是展览就定在了澳大利亚。仅仅决定了在悉尼办展还不行,如何让雕塑的艺术表现力与当地的文化氛围完美结合,许鸿飞和朋友们又陷入了思考。他们想到,悉尼最好的地方就在歌剧院,再仔细一想,如果是在歌剧院室内展,可能会影响许鸿飞的作品与民众之间的交流,能引起的共鸣会有局限性。在中国展出时,雕塑已有了和大城市的文化碰撞,而对于海洋这个元素从未有过交流。灵感如电光火石一般,就这样决定了下来,在悉尼歌剧院旁的悉尼贝壳剧院广场举办“欢乐海岸——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回展悉尼站”。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肥女人”出现在了悉尼的海岸边,人们不需要通过任何关卡就可以在海滩上近距离的观看触摸到雕塑,可以与雕塑互动交流。阳光,海水,蓝天,美丽的“白贝壳”,完美的和“肥女人”轻快灵动的气质融合在一起。这种快乐的氛围就像是滴水的涟漪,在悉尼一圈一圈扩散开,感染着每一个观展的外国友人。
这次在悉尼歌剧院广场和墨尔本联邦广场的肥女人系列雕塑展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他的肥女人系列以其幽默风趣的造型,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当地引起广泛的共鸣。
当地很多参观者不相信这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许鸿飞的作品恰恰让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当代雕塑艺术。中国雕塑艺术,不仅仅是劳苦大众的形象,也不再是某种政治符号,而是回归生活本质,展示中国人超越世俗观念,快乐生活的一面。
事实上,中国艺术家在海外办展并不是新鲜事,但真正与国际艺术接轨的并不多见,尤其是雕塑艺术。而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跨越了东西方文化差异,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个肥女人面前忍俊不禁。肥女人雕塑引发陆克文的关注,他也因此邀请许鸿飞为其个人创作雕像。
许鸿飞为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创作个人雕像
这样的基调定下来之后,“肥女人”开始了世界巡展,分别到法国、意大利、英国、新加坡、土耳其、美国、德国、奥地利、秘鲁和国内多个城市。四年多来,他的每一站展览都有独特主题和众多新作品。怎样才能在频繁巡展的同时推出大量新作,用他的话说就是“边走边创作”。在各地的巡展中,许鸿飞喜欢走进人群里,看不同地方人们快乐的神情;他用作品带给人们快乐,人们的快乐又给了他不竭的素材。
许鸿飞还将牵着他的肥女人走下去,走更多的地方,将这种诙谐灵动的趣味传播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