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校庆动态
  • 校庆标识
  • 校史回顾
    • 历史沿革
    • 红色基因
    • 校史研究
    • 图映历史
  • 校友风采
  • 影像广轻
  • 校友捐赠
    • 捐赠鸣谢
    • 捐赠项目
    • 捐赠方法
学校主页| 校友网| 招生
学校主页| 校友网| 招生
  • 首页
  • 校庆动态
  • 校庆标识
  • 校史回顾
    历史沿革
    红色基因
    校史研究
    图映历史
  • 校友风采
  • 影像广轻
  • 校友捐赠
    捐赠鸣谢
    捐赠项目
    捐赠方法

红色基因

  • 历史沿革
  • 红色基因
  • 校史研究
  • 图映历史
红色基因
  • 历史沿革
  • 红色基因
  • 校史研究
  • 图映历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史回顾» 红色基因» 正文

打响增城人民抗日第一枪校友阮海天

打响增城人民抗日第一枪校友阮海天

 

 

图5-1  阮海天

用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

阮海天,1916年出生于竹园涌殷实农民家庭,1933年就读于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中山大学抗日剧社、左冀戏剧家联盟广州分盟、新兴社会科学读书会、广州苏维埃之友等进步组织。

1934年,因秘密组织有人暴露身份,组织将阮海天安排到高明县教书,在农民和学生中宣传抗日。1936年9月,阮海天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西江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

1937年抗战爆发后,阮海天奉中共广东省委指示,回增城重建中共组织,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阮海天回到家乡后,在神山小学当教师。阮海天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秘密进行党建工作。1938年2月,中共仙村支部成立,有党员3人,阮海天任书记,隶属中共东莞中心县委领导。阮海天还通过同学单容沛关系出任增城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第三区政训员。

同年秋,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增城工作队到达雅瑶,并建立了中共雅瑶支部,由于中共仙村支部、中共雅瑶支部隶属组织关系相同,便联手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积极组建人民抗日武装队伍

中共仙村党支部成立后,阮海天取得了当时竹园涌爱国人士阮孔怀的支持,以村中乡勇队为基础,建立了竹园涌自卫队,由阮孔怀担任队长,购买了2挺机枪、30支步枪供自卫队使用。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紧接着惠阳、博罗沦陷,逼近增城,直指广州。在战争迫在眉睫之际,中共仙村、雅瑶支部作出决定,在两个自卫队伍的基础上,成立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增城县委第三区常备队(以下简称三区常备队)。

指挥对日首战振奋抗战信心

1938年10月下旬,日军数十人沿东江河堤水陆并进,经西福河口到白鹤洲一带骚扰群众。阮海天、单容沛等人率领三区常备队、雅瑶常备队、仙村抗日自卫队埋伏在白鹤洲截击敌人,并部署竹园涌、巷头、蓝山的武装群众在对面河堤拦截敌人。当水路敌人乘着汽艇拖着一艘载有一名被掳的妇女进入白鹤洲水网地带时,阮海天指挥三区常备队打响了增城人民对日作战的第一枪。战斗十分激烈,后来,被困在河道的日军放信鸽报信,大批日军从石滩赶来增援。阮海天见敌情起了变化,为了避免无谓牺牲,便指挥大家撤出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由阮海天率领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打死打伤敌军20名,击沉敌汽艇一艘,缴获木船一只,增城参战人员没有伤亡。这是中共增城地方组织领导的增城第一次抗日战斗,影响很大,振奋了增城抗战的军心民心。

粉碎了敌人三次大规模围剿

1939年4月,阮海天奉中共东江特委之命率队开赴东莞,在东莞、宝安一带打击日伪军。1940年初,阮海天随部队东移陆丰。同年秋天,他率领的部队奉中共中央指示,重回敌后惠东宝前线,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名义独立对日作战,同日伪顽强展开艰苦的斗争,经历大小战役数十次。

1943年,阮海天奉命返回增城恢复东江北岸及广州外围游击战争。1944年夏,部队主力重返增从番边区。

1945年2月,支队部驻永和抗日根据地,活动范围东至增江,西达广州市郊,南起东江边,北到从化太平场,直接威胁日伪华南大本营。他任支队长后,主力部队扩充至700多人,下属地方部队及民兵有千余人,多次同日伪作战,粉碎敌人3次,对永和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从西翼保障了罗浮山指挥中心的安全。

 

 


上一条:抗日“驼峰航线”机师——黄元亮
下一条:广东地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

新港校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
南海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大学城
琶洲校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44号

  • 学校官微

  • 校友办官微

  • 校友捐赠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