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润惠
2013年10月25日,我校校庆办为迎接建校80周年,专程赴珠海协助校友组建珠海校友会。当天有近三十多人赴会。在成立大会上,我提起,说当年我校在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寇的炮火,迁至中山北岭村坚持办学,经我的考证,当年的北岭乡属于中山,而现在属于珠海,很想去看一下。此言一出,立即有校友回应。造纸专业的校友郑世耀说,这个地方他知道,就在他的公司后面,明天带你们去。
第二天,开 “老友狗狗” 宠物店的店主郑世耀赶来酒店,专门带我们开车到位于接近拱北的愚园,下车后,他指着一条路对我们说,就从这里走。
顺着这条路,我们看到的是高楼大厦,怎么也看不到当年的农村风采,从高楼大厦旁边拐了几个弯,我们看见迎面而来的是并排两座祠堂,一座蔡氏宗祠,另一座是徐氏宗祠。我们看到徐氏宗祠内有几个老人在喝茶,于是便进入祠堂内打听。这个祠堂原来是北岭最早的祠堂,除了华献祠外,就是徐家祠。
我首先向在座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请教大名,原来他叫徐康池,我说我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来此处是想寻回当年学校在抗战时办学的旧事,他听后说,我也不清楚这些事,但可找人来帮忙,他首先拨通了北岭小区党支部书记和北岭小学的马老师的电话,说是有广州的客人来,让他们赶紧到祠堂来,然后拉着我,带我们去找一位高龄老人,说整条村子只有这位老人能说得清这件事情。我问徐康池老人贵庚?他说他35.5岁,我笑他,公岁吧?他也笑了起来,说71岁了,但他也不知道这段历史,说给你找一个知道这段历史的老人。于是我拉着揭广川,一起去找这位神秘的老人。
到处是高楼大厦,我问徐康池老人,他说这个北岭乡,原是农村,这几年与房地产商开发,已变成城市了。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是这样的,一部分给村民回迁,另一部分作为商品房,所以小区内住的人一部分就是当年北岭乡的农民,他要带我们去的就是往住农民的小区方向走。
以前曾在北岭求学的校友曾给写过回忆录,还配有照片,隐约中我感到应有一些古老的遗迹,我问起徐康池老人,说是否有这些遗迹,步行几分钟,他带我们来到一个地方指向一处很多古老大树的地方说,诺,就是这儿。
我一看,脑海中立刻将回忆录上老照片上与这里的遗迹进行对照,哈,在老榕树下,有两组旗杆石敦,还真像老照片中的样子,但亦有与原来照片不同的就是周围的背景已有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清朝时这里曾有人中举,为光宗耀祖,曾立下旗杆,是两块花岗岩做的墩,上面刻有字,以作记载。而回忆录中老校友有记录,包括石鼓、旗杆石墩等,于是我让揭广川将这两组鼓吹举人名誉痕迹的旗杆石照下。因为要赶时间,无暇仔细端详,赶紧去探访那位老人。
徐康池老人带我们来到一座摩天公寓前面,便进入电梯间,16楼。然后按响门铃。门打开,出来一位中年妇女,原来是神秘老人的儿媳妇,她请我们进入屋子。进入屋内,我看到了这位神秘的老人,身材不高,但很精神,一问年纪,他说已93岁了,我一想,与我父亲年纪一样,是我父辈级的老人,但听力比我父亲好多了,还是耳聪目明。他名叫徐志剑,当年北岭小学第一任校长徐立旋的儿子。
我当即告知来意,说我们是来寻访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办学的事情,他立即脱口而出,“哦,是广职学校吧?我认识他们中的一些老师,但已记不起名字了。但还记得住在家里的学生,有两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徐湘,是学土木工程的。”我一听,立即感到兴奋起来,这个太有感觉了!
和徐志剑老人一起步行十多分钟回到徐氏宗祠,见多了两位:一位是乡党支部书记徐群英,一位是北岭小学的马有斌老师,都是徐康池老人打电话让他们来的。这时,我校谢阳光、郑荣辉、劳荣均、李绍文及吴芳老师都在祠堂内,见到徐志剑老人来了,都很兴奋,劳荣均老师的手机有录像功能,干脆打开手机将此情此景录下来,可惜的是容量不够,后面的精彩对话没有全部录下来。但至少也有一段可作为佐证。
坐在祠堂内,喝着泡好的茶,徐志剑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想老人已有93岁,不可能完整地向我们叙述这件事,于是采用了问答方式,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这种方式果然很好,于是根据我们的提问,徐志剑老人一一道来。
他说,他父亲当年是北岭小学的校长,北岭小学的前身是北岭学堂,已有140年历史。
当时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省广职学校师生为了躲避日寇战火,来到北岭,与此同来的还有番禺县政府的官员。大家都分散住在村民家,不同的家庭接纳的人不同,有的是两人,有的是一人,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学生,都会在家内搭食,有时甚至还帮助他们洗衣服。
师生在村子里是如何上课的呢?就在祠堂上课,当时村子里有很多祠堂,而祠堂都很大。今天的祠堂已是重建的,面积比原来小得多了。当时不同的专业分布在村内各个祠堂内,黑板是学校带来的,有少量桌椅板凳,学校的设备都是装箱运来的,用船运来,在前山上岸再拉到村里来。白天几个祠堂都有学生在上课。他依稀记得这样的日子大约有2年。
徐志剑老人说,当时北岭乡长叫吴志眉,又名吴八,是孙中山先生的拍档,是一个敢于叫板孙科的人。就是他决定接纳省广职师生来北岭的。
我们说,省广职还有一个实验室在澳门青洲,学生又如何去那个地方呢?徐志剑老人道,这个简单,因为从我们这里出发,到拱北,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他说他每天早上都会散步到拱北。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北岭,其实与澳门挨得太近了。后来我们查了一下地图,发现澳门青洲其实距离北岭是很近的。就是因为与澳门挨得近,才想日本人不可能打过来,但后来战争的发展却打破了这个想法。
北岭小区的书记徐群英认为,这段历史很重要,要不是我们来探访,她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她表示会好好配合我们来做好这件事情,要还原历史,也提升北岭的历史贡献。北岭小学的马有斌老师教师也表示,北岭小学前身是北岭学堂,已有140年历史,他们要搞校庆和编撰学校历史,这么重要的大事记录一定要写上去,并表示回去后好好查一下,还有什么记录可提供,若查出来,一定会及时向我们通报。我们表示可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
我们边聊边记录,只是考虑下午还要去参与韶关校友会的活动,不得不在靠近中午时终止了这个非常特别的采访。经劳荣均老师的提醒,我们为了感谢徐志剑老人,说没有带什么手信来给当年收留我校的恩人,我们是知恩图报的,只好日后再来报答。随手送了二百元给老人饮茶,但徐志剑老人死活不收。徐康池老人最后说服了他。我们感到很高兴,最后在祠堂门口拍了一张合照,留下了珍贵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