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润惠
从老一辈校友的回忆得知,我校在抗战时期曾迁移至韶关乐昌北乡上丛村。《百年职校》电影摄制组也准备到该地进行拍摄采访。但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七十多年了,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还会保留着当年的痕迹吗?还有人能佐证当年的办学吗?我们得先去探路。
带着托付,2018年4月12日一早,我和谢阳光老师踏上了北上的路程。从高铁乐昌东站出来,打了一辆车先到乐昌市,然后直奔北乡镇。车到了北乡镇,我们先找到上丛村委会。村委会里有两个干部在办公。一位名为黄智文的村干部,是村委会委员,接过了我们的介绍信,同时他向我们介绍了另一位干部,是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陈胜有书记。
大家寒喧一番后,我们便称是来寻访上世纪40年代在此办学的旧址。陈胜有书记听后觉得有些吃惊,称他也不知道有此事,但后来很快就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毕竟在这个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小村子里,居然是一所大学曾经办过学的旧址,对村子的历史地位也会有提升作用呢。我们请他带我们进村考察,陈书记认为不急,建议我们先到镇委汇报此事,于是,我们在陈书记的带领下,找北乡镇政府的领导汇报。从上丛村委会到北乡镇政府倒是很近,距离也至多三百米的路程。到了镇政府,陈书记把我们介绍给镇委书记华癸莲,华书记非常热情,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表示重视这个寻根活动,指示上丛村委要大力协助。时近中午,华书记还热情邀请我们在镇政府食堂用工作餐,我们婉拒了华书记的邀请。
我和谢老师认为,镇委食堂人太多,干扰太大,必须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地谈才能谈出点头绪。于是我们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一边用餐,一边与上丛村的几位干部交流。除村委委员黄智文外,陈书记还找了村的副主任李素梅一起交流,李素梅副主任是个女同志。果然,这样深入的交流就能见成效。交流中得知,村里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我校在上丛村曾经办过学的历史。但当我们提到在上丛村有一个建筑称为宝树堂是当时的课室时,李副主任就称她知道。原来她是外地人,嫁到上丛村的,她的先生姓谢,这个宝树堂就是谢氏家族的祠堂。她说这个祠堂原来是完整的,但年久失修,现已倒塌了一大半。而她的功劳是将倒下的祠堂大梁搬到她的家里存放起来,称有朝一日重建祠堂时,要将这根大梁重新安放回原处。另外,她说村里还有一位老人,应该知道省广职来此地办学之事,承诺去找这位老人来给我们回忆当年办学的事。
之后,我们分头坐上他们的摩托车就进村。原来,从村委会到村里还有几公里的路。上丛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路两旁都种植着经济作物。进了村,先找到一户老乡,在他家里饮茶。之后,李素梅副主任就找来了一位老人,名叫黄吉林,87岁了,是村里最老的老人。
黄吉林老人虽然87岁了,但身体健康,声音宏亮,步履轻盈。当我们提起当年在此地办学的事情时,老人连称他知道“广职”的事。我们一听老人能说出“广职”这两个字,就知道他一定是当年的见证人,因当时我校的简称就叫“省广职”。老人谈起当年的“省广职”时显得很激动,说他当时就是十二、三岁之间,知道学校进驻村里的一些细节。他说,进入村子的路在当时是很窄小的,大车根本就进不来,当时学校进入上丛村时,是带着很多设备进来的,他特别提到学校的发电机是一台大家伙,要二十多人抬着才能进村。
老人还说,学校一下子来这么多人,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实习工厂安置在什么地方?这都需要建新的房子才能解决。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砍山上的树木、竹子,搭成架子,再铺上杉树皮作屋顶,竹编席子作墙,这样简易建筑就建好了。类似的建筑不下几十座,分别成为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实习工厂、教师宿舍等。而谢氏祠堂——宝树堂,就成为了学校教师宿舍和上课的地方。
黄吉林老人还自告奋勇带着我们走到村后,指点着当年的办学旧址——这里当年有一棵大树,是当年的学生食堂;那里是当年的学生宿舍;村后东北方向是当年学校的校办工厂等。不过我们都失望了,老人所说的当年建筑已不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块空地,就是长满松树的树林,或一片草地,真有沧海桑田之感。
最后,黄吉林老人还带着我们去看唯一还在的当年学校上课与教师宿舍的残存建筑——“宝树堂”。我拿出照相机将其情景拍摄下来,此时村内的一些老人也跑出来看热闹。宝树堂是上丛村谢氏家族的祠堂,也是村内最大的建筑,是一座土木建筑。据村里的老乡介绍,由于当年筹建时资金不足,没有用青砖来建,只能用泥砖砌墙,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有历史。这些泥砖长期受风雨侵蚀和风化,早已不堪重负,房子倒了一大半,残墙败瓦,里面长满野草,倒下来的木梁和其他的门窗横七竖八地躺在周边,仅存门面还在勉强支撑。祠堂门面的门楣上依稀还可见“宝树堂”三个大字。我们和村里的老人在一起合照。
随后,李素梅副主任带我们去她家里看她所收藏宝树堂的雕花大梁。原来,宝树堂屋顶倒塌时,这根雕花大梁被有心人李素梅副主任收回到她的一间空置的屋子内,想着若有一天,这座祠堂重建时,这根雕花大梁还要重新安放的。我们看到这根大梁,静静地躺在屋内的墙根下,用砖头垫起。灯光下发现这根雕花大梁非常美,人物、龙凤雕刻栩栩如生,真是件不可多得的工艺品,而现在只能默默地等待着重新上位的那一天。
从李素梅副主任家里出来,望着这座倒了大半,门面还在摇摇欲坠的“宝树堂”,心里百感交集。自1944年学校撤出上丛村后,在漫长的七十多年间,除个别当年的校友还有回去看过之外,母校没有再派人来看过,只剩下这些残砖败瓦,在向人们默默诉说当年的故事。
李素梅副主任专门派了一辆车送我们回乐昌市区。怀着感激之情,我们离开了上丛村。我们下一个目标是乐昌市档案局。因为当年办学的旧址找到了,见证人也找到了,而我们急需的是当年在上丛村办学的文字佐证资料。
乐昌市档案局就位于乐昌市人民政府内。我们进入档案局,接待我们几位工作人员非常热情,搬出一大堆民国资料,让我们在里面查找,但让我们失望的是,这些资料里有用的并不多,其乐昌县志倒是有文字记载,但也是三言两语,很简单并且还有一些文字错误。此时赵淑清股长与科员罗丽君请来了档案局的老馆长,副局馆长姓华名书彬,是档案局的一宝,也是地方志办主任,很多资料查不到的,他就有办法让你满意,他说他有另外的资料。老局长回去拿出来的一本资料《乐昌文史》第7期,上面有一篇文章,名为“在上丛时的省广职(高工)”,是由当年学校的一名叫徐开文的韶关校友写的,上面详细地描述了在上丛村办学的经过和一些有关的事情。这下子,我们高兴极了,需要的资料真找到了。
这份宝贵的资料确实把当时的影像描绘得非常细致。作者徐开文校友是1942年学校在韶关招生时考入学校的,在高级机械科就读。他对当时的学校各建筑的分布作了介绍:共几十间棚屋(即用竹子、杉树搭架子,杉树皮作瓦,竹席为墙的简易屋),形成一个简易建筑群落,也就是学校新村。宝树堂后的山坡上,建有大小不一的十五、六间课室,有容纳二、三十人的,也有容纳十余人的。课室东侧有校办的饮食店,体育场就设在饮食店前。宝树堂东北方是与学校联成一体的,成为以制作教具为主的广东省科学仪器制造厂的厂区。杉皮屋顶虽然简陋,但结实、清雅。校长还给这些建筑冠以诗意的名字,如图书馆叫万卷楼,办公室叫听松堂,饮食店叫鸥香馆,使人有世外桃园之感。虽则如此,学校除强调师生的专业造诣外,还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经常组织师生唱抗日歌曲。有时还冒着日寇飞机轰炸的危险上课。
徐开文校友还提到,当年学习条件之艰辛。学生上课缺乏课本,主要是听课作笔记。作业本也是学生自己动手买来草纸钉制而成的,写起字来很不顺手。书桌是用长条木板钉成的,每张桌子长三米左右,可安排四个人。坐的也是木条凳,课室地面就是泥土地板,下雨时水进课室,一片泥泞。好在黄巽校长带来的四百箱仪器设备,通过水路、陆路转辗运到上丛村,办起广东省科学仪器厂,提供给学生实习机会。而提供给全校动力的,是一台动力机械。这台机的起源是因为学校在1936年全国职业学校评比中,省广职名列前茅,获得一笔奖金,黄巽校长将此款项购买了一台100HP德国内燃机,从此之后,这台机便派上大用场。这台100马力的发电机将世世代代都没用过电灯的整个上丛村都照亮了,机器也有了动力,实习工厂才得以运行。不得不说,在当年的艰苦条件下,这台发电机所突显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学生生活标准很低,每天就两顿饭,基本上是吃素,一年难得吃上几两肉。终年用溪水洗冷水澡,睡的是上下两层的“碌架床”,大宿舍可容纳二、三十人,没有台没有凳,床头自带装衣服的箱子就是写字的桌子。有些同学由于战乱失去经济来源,连吃饭都成问题,处境非常困难。黄巽校长面对莘莘学子,努力谋求解决学生生活和继续求学的办法,如尽量借出钱粮,组织同学互助,自种瓜菜,组织特别困难的同学勤工俭学甚至让高年级的同学提前毕业以求谋生。当时为学生联系谋生的工厂企业有湖南郴州机车厂、粤北铁工厂、坪石纺织厂、桂林化工厂、修炮厂、贵阳兵工厂、汽车修理厂等。
1943年9月校庆日,是省广职建校10周年大庆。当天全校师生集会庆祝,晚上举行游艺晚会,学生食堂加了点菜,简单的聚餐。因战时学校经济拮据,一切从简。教师们追今抚昔,期望未来。黄巽校长作诗称“秋月正圆逢校庆,且餐石髓饮流霞”,表达了艰难时刻的乐观主义。
学校最终因战事被迫于1944年撒出上丛村,至今村内留下的当年校舍也大部分没了踪影,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在不断地激励着我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轻院师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国家的强盛,为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